内蒙古唯一“拆弹玫瑰”王明杰:于无声处护平安
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7日电 题:内蒙古唯一“拆弹玫瑰”王明杰:于无声处护平安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呼和浩特公安特警队伍中,拆弹玫瑰“90后”女警王明杰有一个特殊的内蒙身份——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女性排爆手。身着35公斤排爆服,王明无声她是杰于直面生死的“逆行者”;坚守安保一线,她又是处护万家灯火的“守护者”。 从警10年来,平安王明杰用一次次精准的拆弹玫瑰排查,消除安全隐患。内蒙她用自己的王明无声“危险指数”换取城市的“安全指数”,在特警岗位上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杰于硬核力量。 2014年11月,平安怀揣对公安事业的拆弹玫瑰憧憬,王明杰加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特警支队。内蒙2018年,王明无声王明杰被调入新成立的警卫安检大队,正式投身搜爆排爆这一“容错率为零”的高危岗位。 “35公斤的排爆服,穿在身上就像扛着两袋大米,头盔密不透风,夏季高温天几分钟就能汗透衣背,冬季又冷得刺骨,但只要进入工作状态,所有不适都得抛在脑后。”王明杰深知,排爆服并非“护身符”,每一次处置都必须精准到极致。 2023年5月,和林格尔县一处工地挖出一枚日军遗留未爆弹,锈迹斑斑的弹体让现场施工人员惊慌失措,周边还聚集了大量围观群众。 接警后,王明杰与同事火速赶赴现场,一边疏散群众一边勘察地形。由于工地地面坑洼不平,排爆机器人无法作业,她当机立断徒手将这枚“定时炸弹”小心翼翼放入柔性排爆罐。转移途中突降大雨,路面泥泞湿滑,装备车几度漂移,每一次颠簸都牵动人心,最终他们安全抵达深山销毁点,成功引爆未爆弹,现场炸出的大坑印证了炸弹的巨大威力。 这样的生死瞬间在王明杰的工作中并不鲜见。2022年,呼和浩特一家废品收购站突发爆炸,半栋平房化为废墟。王明杰与同事第一时间抵达现场,手持探测仪器地毯式排查,最终精准判定爆炸由燃气泄漏引发,及时排除二次风险。 “很多人以为我们能近距离看演唱会,其实从进场到散场,我们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安全隐患上,根本顾不上欣赏演出。”谈及大型活动安保工作,王明杰如是说道。 2023年以来,演唱会、马拉松赛事、中蒙博览会等活动密集举办,安保任务繁重,王明杰和同事们成为藏在幕后的“平安守护者”。 2023年8月,某明星演唱会连续4天在呼和浩特市体育场举办,5.8万平方米的场地成为她的“战场”。每天15时,她就抵达现场,沿着台阶蹲下身子,对舞台、观众席及周边区域逐一摸排。观众入场后,她转入备勤状态,深夜11时观众全部离场后,她还要返回单位归还设备,忙完已是凌晨2时。 2024年7月,某明星演唱会落幕时,漫天金粉与飘带洒落夜空,王明杰望着身边歌迷们激动的笑脸,疲倦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,这一瞬间被同事定格,成为她幕后坚守的生动写照。 “我们是最早到场、最晚离场的,虽然看不到活动最精彩的瞬间,但只要群众能安全、开心地参与活动,我们的付出就有意义。”王明杰说。 从警10年,王明杰连续3年获评优秀公务员,2022年、2023年各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,2023年、2024年连续2年荣获个人嘉奖。“选择排爆岗位,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与担当,和所有战友一样,我们愿做平凡英雄,冲在危险前面,守护群众平安。”王明杰说。(完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
- “人权判官”的双标戏码|新漫评
- 中国多方聚力构建“医患命运共同体” 推动医学人文关怀落地
- 美坠毁货机“黑匣子”已找到,事故已致12人死亡
- 俄乌激战红军城,数千乌军正陷入重围
- 培育体育经济新动能 东北足球联赛呼之欲出
- 广州白云区一酒楼特种作业人员无证焊接被查处
- 11月6日央行开展92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
- 内蒙古唯一“拆弹玫瑰”王明杰:于无声处护平安
- 东西问丨何宏: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,世界美食为何 “臭”味相投?
- 最高检:今年前三季度共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
- 养生风起年轻人 中医药夜市成“赶集”新宠
- 重庆今年以来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142起 打击处理192人
- 海协会与台海基会前高层会面 重申坚持“九二共识”
- 国防部奉劝菲方早日迷途知返
- 美媒:美国前副总统迪克·切尼去世 终年84岁
- 为什么献血400ml没事,失血400ml却很危险?
- (第八届进博会)外企高管话进博:中国大市场、世界大机遇
- 展现岭南文化独特魅力 书写同心圆梦崭新篇章
- 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台湾学者:值得纪念与铭记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